Monday, July 29, 2013

金凤榴莲




今天,想在这里介绍给大家另一个这附近的名种榴莲,这榴莲叫“金凤”。“金凤”的发源地为麻坡以北30公里的一个小镇~东甲。


其实,我们真的也不晓得果园里有这么一棵“金凤”,直到几年前,在一位收购榴莲商告知下,我们才知道,这是“金凤”。这榴莲一点都不起眼,之前还嫌它长得怪,结的果实又小又爱挤在一起,差点把它淘汰了。

金凤榴莲的体积长得极小,一公斤体积的榴莲就属于大的了。对我来说,金凤果肉的色泽和味道都中规中矩,奶黄色的果肉,甜中带苦的味道,好像也没什么特别。金凤之所以受欢迎的因为种子长得特别小,当把整个榴莲包放进嘴里,吃完果肉后想把种子吐出来,发现种子却粘在嘴里,这样的种子够小吧!


所以,有些东西不是大就好,反而是越小就越好,越小就越受欢迎。




Friday, July 26, 2013

榴莲成熟时


13号榴莲

这一季的榴莲终于掀开序幕。
首先粉墨登场的为13号榴莲,这品种肉橙味道带苦,为其中一个被农友大量种植的品种之一。想不到13号会是今年头一个成熟的品种。

市面上很多人都称这品种为D13,其实这品种并不曾向农业部注册。13号的由来是因为这品种在距离麻坡市13英里的地方被发掘并盛传开来。除了13号品种,另一个名种101也同样在麻坡被发掘,因此,这两个品种对麻坡一带的农民和老饕们眼中都是极品。后来,经一传十;十传百,国内外爱吃榴莲的朋友也开始慢慢认识并爱上了这两个品种。

此两个品种的产量都十分稳定,13号胜在果实比较耐收藏,但果仁却大了些。橙红果肉的101胜在果实大,果肉多,可是却不耐储藏。

家里的果园里都种了好几棵上述两个品种,都在盛产期。
老饕们,你们还在等什么?




Thursday, July 25, 2013

生命教育




开斋节即将来临,每年这时候,我们这附近都十分热闹。
店门前的一整条街道都在售卖着开斋食品,为期一个月。从街头到巷尾,售卖食物的摊位见头不见尾,据说有超过60个摊位供信徒和非信徒们选择。

上个礼拜逛了一回这些摊位,发现有位二十几岁的马来姑娘和弟妹们在售卖煎露(Cendol)。这姑娘我可认得,这一年来几乎每个星期,她都会到店里来购买一些处理伤口所需的用品,购买的份量不算少,常常店里的棉花都被她买完。不时和她了解状况,原来她母亲患上了末期的乳癌,每天她都必须帮忙母亲处理患处的伤口。淡定的言谈中给我的感觉,这姑娘很坚强,乐观。

前天,经过同样的摊位时,发现那摊位并没有营业。

昨天,这姑娘又在店里出现,买了一些东西的同时告诉我她再也不必买处理伤口的用品了,追问之下得知,她母亲在前一天早上往生了。说得也十分冷静,俐落,但却感受到带有丝丝的哀愁。当时,这姑娘身穿粉红色的花裙,感觉上穿得也比往常讲究些。

今天,再经过该摊位,发现面带笑容的她在轻快的招呼着顾客,好像一却事情都没发生过。。。如此年轻,但面对生命的态度和那股韧力却是那么的让人佩服。

祝福她,也感谢她为我上了一堂生命课。





Friday, July 19, 2013

名种与土种榴莲



常常都会听到身边的朋友们说,同名种榴莲比较起来,他们比较爱吃土种榴莲。多年前,这样的情况也同样发生在我身上,也许原因是从小都是吃土种榴莲长大的关系,对土种榴莲有一丝丝的旧情怀,同时,土种榴莲往往还会带来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可是近年来,这样的情况却完全相反了,爱上了各样的名种榴莲,名种榴莲不止色相好,味道浓郁,同时还有品质的保证。

十几年前吧?当时十分流行名种榴莲D24,当时吃了并不觉得怎么样,不时还会碰到熟不透的问题。当时,名种榴莲给人的印象就是甜甜,腻腻,果肉又大,吃了一两个就嫌腻,投降了。近年来也不晓得是农耕技术进步了,还是榴莲品种进化了,各样的名种吃起来都十分满意。也或许是自家的榴莲树近几年都在使用自然农耕,所结的果不论味道和口感都十分天然,美味。说真的,也好久没吃到别人家的名种榴莲,相信也一样好,要不然怎么价位给定得那么高。家里有榴莲,怎可能还到外头买,而且在外头要找无农药的名种榴莲,简直是妄想。

话说回来,其实大多数市面上的名种榴莲其实也不过是品质特殊的土种榴莲罢了。这样的优质土种榴莲在被人们发现了,并利用剥接枝芽技术把它加以繁殖,栽种。后来品种出了名后并向农业局注册为“榴莲品牌”,如此而已。例如,在麻坡就有一个出名品种被广泛种植。那就是麻坡 Hjh Hasmah Hj Hashim 家的好榴莲被发现并广泛流行后,此品种被人们称为101,Mas Muar, Mas Hjh Hasmah 等。。。最后,向农业局注册后编号为D168。这品种,我家果园里种得最多。



吉兰丹Wee Chong Beng 在Tanah Merah 发现的好榴莲,普遍上被称为:猫山王,Musang King,Raja Kunyit 等。。。在注册后编号为D197。这品种的榴莲近来享誉全球,我家园里也种了几棵。

只是后来,人们开始用这些天然名种榴莲来互相交配,人工孕育出一些品种如 D188,D189, D190,这些品种都是由D24 和 D10 交配出来的结果。其品质如何就有待揭晓,这几个品种普遍上还不是很盛行。

当然,乡坊间还有太多待被发掘的优质土种质榴莲。以下就是其中一个。果园里就有两棵这个品种,这品种每年都盛产。



榴莲就是这样,永远都有无限的可能,常常都会带来惊喜。
对很多人来说,榴莲的魅力是无法抗拒的。。。




Saturday, July 13, 2013

剥木记


家里正盖着房子。
建筑师说该开始物色门斗的材料了。现在的木料都非常的昂贵,上回旧房子拆了所剩下的木料,用来盖了园里的小木屋还剩下一些些,打算物尽其用,能省就省。建筑师交待,门斗的木条最理想的尺寸为六寸乘二寸,看来园里所剩下的一些比较好的木料都必须找人来剥成理想的尺寸才能重复使用。问了一些有链锯的板厂,他们都不是很愿意,原因不外有二。第一,数量不多,没有利润。第二,旧木,很多厂家都怕会有旧钉子,一不小心弄坏刀锯。

结果,父亲问到了附近有一位仁兄说它能够锯成我们要的尺寸,并约好今早把工具带来,直接在园里把木条锯成所要的尺寸。


今天一早,看见他风尘仆仆的骑着电单车来到园里,没见他带来任何工作台,没看见锯片等设备,只见单车后面帮了个小电锯,我开始在心理有些疑惑。他可能感觉到我对他抛以怀疑的眼光,故说明试试看,能的话继续,不能的话打道回府。



见他用简单的量尺和几根铁钉做了记号,尺寸确定好后,两手提起电锯就往木条上切开来。这仁兄完全只靠一双手来掌控电锯,不依赖任何其他配备。不一会儿,一条粗木条,果然被他剥成了两条六夹二。完成后,他一边赞美这木条的质地,说这木少说也有60年的历史,可是木条却还能锯出木质的芳香。完成后他问我这样行吗?要继续吗?我反问他:“以你的经验,这样的木条能当门斗吗?”。他说能,居然行家说能就继续吧。。。



老实说,心里还有点佩服这位仁兄,四两破千斤,指的就是这样吧!后来问一问收费如何,他说一尺马币两块。
贵吗?我也不知道。




虽然这木的历史无从考察,可是锯出来的木条就好像新的一样。



Monday, July 8, 2013

孩子的接力赛


昨天是孩子学校运动会。
运动会的前几天,七岁的儿子就把目标锁定4x100米项目。据他说,跟他同组里有一位印度同学叫 Deva Raj, 跑得很快,很有机会能够得奖。虽然运动会还没到,他心里就开始紧张,开始发呆,在脑海里排练,要如何跑,要如何传棒才能够出奇制胜。

负责第一棒的同学

昨天,轮到他们的项目时,他们黄队负责跑第一棒的同学,个子比较矮小。可是,这同学却跑得出奇的快,让人大跌眼镜,第一个一百米就把对手远远抛在后头。

儿子把棒传给第三棒同学

儿子负责接第二棒,以他的速度,也只能说他保持住了第一位选手的领先优势。

谁知道他们组里,负责第三棒的同学竟然给其他组迎头赶上,甚至被青组的同学给超越了。

Devalaj 接近终点了

精彩的第四棒上演,果然接了第四棒的Deva Raj 又追了上来。当终点冲线时,Deva Raj 还赢了排名第二的青组同学约两米左右。儿子兴奋的跑向前拥抱Deva Raj,然后握住Deva Raj 的双肩大声说道:“Deva,你很 Geng 咧!”。

胜利的喜悦

那一刻的真情流露,那一股兴奋的心情,那一段真诚的赞美,感动了在旁边鸡婆的我。

后来,回到家的整个下午,儿子一直都把奖牌挂在身上。相信这段甜美的记忆,还会继续留在他脑袋里发酵一段很长的日子。

我们的童年美好记忆不也是这样吗?让人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Wednesday, July 3, 2013

季候风起时~


话说。。。

五百年前的十五世纪,当东北季候风在每年11月到3月间刮起时,中国的商家带来了陶瓷,绸缎等来马来亚半岛进行商业交易。而每年的5月到9月,刮起西南季候风时,印度的商人也带来了他们的各种茶叶,香料等来马来半岛交易。。。


在没有季候风,东海岸校园沙滩一景
(学弟:邝浩民摄) 

五百年后二十世纪末,由于求学的关系,我有幸在马来半岛东海岸登加楼住了一段日子。校园就面向南中国海,每年东北季候风刮起时都会带来大量的雨水。 记得当刮风的一天,如往常般喜欢到海边走走。可是映入眼前的并不是像平时白皙的沙滩,而是沿着海岸线,数之不尽的垃圾。往前仔细一看,这些垃圾虽然大部分出自日常用品的包装,可是这些包装却有点儿陌生,包装上注明的都是咱们看不懂的泰文。原来,这些垃圾都来自半岛北部的泰国,大量的垃圾随着东北季候风,漂洋过海的来到马来半岛东海岸。

后来,回到家乡定居,家乡位于马来半岛西海岸的麻坡。麻坡面向马六甲海峡,彼岸为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每年西南季候风刮起时,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垦殖区,都会飘来阵阵烟霾,炭梢。在2013年6月间,麻坡的空气污染指数一度飙升至746点的危险水平,一觉醒来,只见白茫茫一片,喉咙里聚满厚厚的痰。这些烟霾源自于当地农民放火开垦农地,烟末炭梢跟随着西南季候风,飘洋过海来到马来半岛西海岸。

五百年过去,随着五百年人类的人文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季候风起时,不见绫罗绸缎,烟草香料,季候风带来的也已经不再是清澈的海水和轻拂的晚风。季候风带来的是一箩箩的环境问题。或许那边厢制造环境问题的人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这边厢有人因为他们的无知和大意而活在痛苦中,甚至陪上宝贵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