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3, 2025

老建筑

 

前天受邀到育明学校讲课。

从麻坡第二通道驶入Jalan Temengong Ahmad, 再拐入Parit Pinang Seribu,沿着 Parit Pinang Seribu 再走不久才抵达坐落在相对郊外的育明学校。

自从我在两年前想写有关麻坡的榴莲故事后就对Jalan Temengong Ahmad 和 Parit Pinang Seribu 有更多的认识。 毕竟,这个区域是对于麻坡,历史相对悠久的传统甘榜。

先说 Jalan Temengong Ahmad, 它的前身是条铁路,贯穿于巴东和麻坡市区之间。铁路建于1888年,服务年份在1890年至1925年之间。如果说马来半岛最早的太平铁路始于1885年,那么麻坡铁路可能是马来半岛第二老的铁路。 1925年,铁路停止使用,拆除后,此通道摇身一变,成为我们现在正使用的Jalan Temengong Ahmad 。

沿着铁路(Jalan Temengong Ahmad ) 就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统的马来甘榜。 这些甘榜都以沿着 Jalan Temengong Ahmad 的渠道 (Parit )命名。沿途的渠道有Parit Bakar, Parit Haji Ali, Parit Pinang Seribu 等等。

那个时候,农业是居民主要的经济活动。铁路也让沿途的农产品可以很有效率的送往麻坡,甚至是马六甲。榴莲就是当时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榴莲品种“泰源”就源自Parit Bakar,“黄金101” 或"ioi"就源自Parit Haji Ali。而Parit Pinang Seribu 则生产很多在马来社群广为流传的榴莲品种,如:Atok, Ahsan Toreh, Hijau Muar, Musang, Perigi, Raja Laut, Tetek 等等。

今天,我并非要分享榴莲,而是想分享沿途的马来古老建筑。由于这个区域的历史相对“悠久”,其保留下来的建筑也相对具有特色。 这些建筑当然也吸引了不少对传统马来建筑有兴趣的学者关注。

图中的建筑是坐落在 Jalan Temengong Ahmad 和 Parit Haji Ali 交接点,名为 Rumah Haji Hassan的传统建筑。难能可贵的是此建筑不曾被荒废,一直是有人的家。

如果麻坡狼有经过,不妨关注这些别具一格的老房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