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园不会永远消失,再现的秘决仅仅隐藏在薄薄的表土中” ~ 《泥土的奥秘》.................................................................................................... “The Garden of Eden is not forever lost. The secret to its revival lies buried no deeper than the first few inches of your soil” ~ from the book of Secrets Of The Soil
Sunday, September 6, 2015
猫头鹰之死
昨夜,又有头好大的猫头鹰被撞死在路上,看了真让人心疼。常常在夜间开车,都会碰见猫头鹰低空飞过,让人捏把冷汗。
在原野中,所有动物都有敏锐的觉察力,判断力及决策力。因为在原野中,一次的判断错误,就会断送了他们的生命。可是,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太多干扰,搞乱了动物们的觉擦力,进而影响了这些动物的判断力。
昨夜,就是一道光,断送了猫头鹰宝贵的生命。。。
Monday, August 31, 2015
榴莲木虱 ~ Durian Psyllid
2015年8月31日。
北半球正值秋季,雨水算是充裕的。
这样的气候,很多榴莲树开始发出嫩叶,也正是这时候,是榴莲木虱大行其道的时候。榴莲木虱偏爱生长在第二和第三片的嫩叶上,吮吸嫩叶中的树液汁,搞得叶面呈现片片疙瘩,更严重,会导致叶子枯萎掉落。 除非树上大多数的叶子都被木虱侵蚀了,一般上榴莲木虱都不会对榴莲树的生命构成威胁。但木虱的出现或多或少却影响了榴莲的生长。
昨天,尝试用清水把嫩叶上的木虱喷走。只要往叶梢轻轻一喷,木虱就轻易的被冲走。
可是今早一看,又有好多木虱汇集在同样的地方。看来在不使用农药的前提下,这问题唯有交给大自然来解决。木虱本来就是生态里的一环,它的数量就由他的天敌如瓢虫,蜘蛛和草蛉来平衡,何时需要我们人类来操心?使用农药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只能进一步的破坏生态平衡,促使农药的使用成为没完没了的无底洞。
大自然是非常奇妙的,当一片叶子被吃光了,很快的又有另一片新叶子生长出来弥补。而新长出的叶子往往都比之前的还要茁壮及更具抵抗力。谁知道若干年后的一天,在自然生态中成长的榴莲树会比在温室中长大的果树更茁壮,更健康呢!
不是吗?在雨中没撑伞的孩子往往都跑得更快,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Wednesday, August 19, 2015
瓢虫~ Menochilus sexmaculatus
也不懂是不是喜欢上了这种地球上生存了超过2 亿年的小动物。这几天在园里特别注意这些小家伙。早上在芋头的叶子上发现了一种长得更像典型瓢虫的瓢虫。所谓典型瓢虫是指一般意识里,艳红色,黑斑点,儿童漫画里头所描绘的瓢虫。但,早上遇见的瓢虫除了艳红底,黑斑点,身上还有一些不规则黑色条文,煞是好看。
我想,Volkswagen 的 Beetle 应该漆上这个原色。
据网上资料,这瓢虫学名叫 Menochilus sexmaculatus 。
Wednesday, August 12, 2015
瓢虫 ~ Epilachhninae indica
瓢虫的外观对很多人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其吸引力从著名车款Beetle 半个世纪以来历久不衰可以看出。我相信瓢虫的吸引力源自其娇巧的外形和靓丽的色彩。据说地球上拥有超过5000个种类,不同色泽,不同形状,不同图案,不同斑点的瓢虫。科学家还说,早在恐龙还没出现在这地球上时,这小东西早就驻扎地球。别看这小小躯壳,它的适应能力就连人类都望尘莫及。
可是,瓢虫明明是昆虫,为什么西方人却称之为Ladybird 呢?实在摸不着头绪。
早上细细观看停留在茄子叶上的瓢虫, 发现有好几种。数量最多的长得较圆,橙色,身上有12颗斑点,资料显示此瓢虫为Epilachninae indica. 是一种在马来西亚十分普遍的瓢虫。
另一种却黑得发亮,唯有头部呈褐色,褐色的头部露出两颗黑色的眼睛。这一个种类非常的害羞,根本无法靠近。
Epilachninae indica 就大方多了,你看这小两口,一动也不动。。。
Tuesday, August 4, 2015
瓢虫宝宝
又开始在园里种些茄子。
种茄子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瓢虫的幼虫非常爱啃茄子的叶子。一片叶子,没多久就被啃得千疮百孔。这对茄子的生长造成极大的伤害。
偏偏很多种植书籍都说瓢虫是不可多得的益虫,成年瓢虫一天能啃噬100-200只蚜虫,而蚜虫是菜圃中其中一个主要害虫。菜圃里多了瓢虫,蚜虫的问题就会减少。妈妈是益虫,孩子是害虫,那到底瓢虫是害虫还是益虫?
其实,在一个自然生态里,并没有害虫或益虫之分。生态里头,食物多了,猎食者就跟着多了;食物少了,猎食者也跟着减少。一幅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写照。所以,在一个平衡的生态里头,没有极端恶劣的情况,当然也不会有完美的现象。
平时,只要大家静下心来细细观察大自然里头的微妙关系,一定会对这大自然的奥妙有所领悟。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无法安下这颗心,细细观察。这一点,我却对木春阿公另眼相看。 木春阿公说,书上讲述瓢虫一天能够吞噬200只蚜虫,本人就曾经跟踪过一只瓢虫一整天,发现一只瓢虫一天只吃了5只蚜虫。。。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说真的,我还真佩服木春阿公能够跟踪一只瓢虫一整天,这活,我绝对办不到。。。
(木春阿公:木春秋则~ 日本著名有机苹果种植人)
Wednesday, July 29, 2015
告别这一季
每年的榴莲季节都是那么的忙碌且那么的让人兴奋。昨天送了最后一趟的榴莲给顾客,为这一季画下完美句号。
今年的榴莲季节特别长,不同品种的树,开花期差了两个星期。也因此,从头到尾,榴莲成熟期长达一个半月。季节的结束意味着再也不需摸黑到园里捡榴莲,也不必午夜以后才用意志力拖着疲惫的身躯上床休息。
家里榴莲园完全没雇佣工人,一切活动都是一家大小分工合作处理。所以,在处理榴莲大小事的当儿,大家都还必须兼顾本身的岗位。当有些朋友突然欲到园里品榴莲时,对我们来说都是意料以外的工作,如果时间安排得到,我们都十分欢迎。今年的榴莲季节虽然也接待了不少亲朋戚友,可是,却也忍心的拒绝了好多朋友的探访,十分抱歉。这并非表示不欢迎,而是真的分身乏术,怕招待不周。我相信朋友们都能谅解。
人家说时间就像乳沟一样,挤一挤都会有的。而我却觉得榴莲季节,我的时间就像老牛的奶,完全挤不出来。。。
Saturday, July 4, 2015
食物与过敏
经营药剂所六年多了,六年里头每一天都有顾客上门购买抗敏药,这样的现象本来就很不寻常,可是大家似乎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除了一些对身体接触到某化学物质产生敏感外,大部分购买抗敏药的顾客都是对吃下去某些食物后会出现敏感症状。普遍上会导致过敏的食物包刮虾,蛋,鸡不等。。。有一些顾客会疑惑,表示并不是每一次吃到类似的食物就会发作,有时吃了却完全没事。常常我都以过去大学时期在养殖场实习的经验和他们分享,告诉他们每一个农场的卫生和生产过程都不一样,好的农场生产出来的食物就有好品质,吃了来自好农场的食物,身体就完全能够接受,不会有过敏反应。反观,劣等农场生产劣等食物,吃了最后就会出现过敏症状。换句话说,症结很多时候并不是在食物本生,而是问题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前几天,一位顾客又来买过敏药,说吃了榴莲全身奇痒无比,可是他偏偏又爱吃榴莲,尤其是名种榴莲如猫山王。我告诉他这年代越名贵的榴莲,农药用得越厉害,食物品质越可疑。然后,随口问他要不要尝试无农药的猫山王?他好像难以置信似的叫我第二天为他准备一粒试试。 其实我也并不是志在想卖榴莲(榴莲早已经不够卖),而是想让他试试家里的榴莲是否会造成过敏。
今天,他突然交待我明天再为他准备三粒猫山王,他要带去给别人吃。我听了暗自雀喜,这不只是对自己榴莲品质的肯定,也突然觉得自己对这社会有所贡献,不但能提供真正的食物给人们,同时也间接的提供了多一项选择给有需要的人。。。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