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30, 2016

大逃亡



前两天清晨都下着雷雨。这样的雨下得又大又久,不间断突如其来雷电更加骇人。

一早就出门办事,还不出半小时就接到母亲的来电,说我在家饲养的蚯蚓在逃跑。

记得一位饲养蚯蚓的前辈曾经特别交待说蚯蚓怕雷电,一碰见打雷,蚯蚓就落荒而逃。他说碰见这样的情况就把灯给打亮,那么蚯蚓就不至于落跑。是这样吗?我到觉得蚯蚓并不是怕雷电,而是这样湿漉漉的环境提供了蚯蚓落跑的条件。而蚯蚓怕光,一把灯打亮,蚯蚓只好乖乖的逗留在饲养巢中。

接到母亲的来电,我远水也救不了近火,只好放任它们私奔!

回到家后,沿着外墙地面上看,只能看见落跑后所留下来的痕迹。从留下来的痕迹看来,清晨这场大逃亡就像嘉年华,想必一定非常热闹。

今早,在为住家旁的菜畦整土时发现泥土中的蚯蚓出奇的多。原来前两天清晨的浩劫并不是大逃亡,而只不过是搬家而已。。。





  

Tuesday, June 21, 2016

红蚂蚁与松鼠



果园里什么多? 红蚂蚁多。
被咬过的人都对这些神出鬼没的红蚂蚁感到懊恼。它不止对人们的出现毫无畏惧,它的好斗性格甚至冲着你,向你挑衅。很多到访果园的人都给了如何消灭这些不速之客的意见,但我都报以微笑,原因是很多时候我反而非常欢迎这些小东西。专家说红蚂蚁对电波非常敏感,所以这东西在大都会都非常罕见,原因是大都会电波干扰太厉害了,红蚂蚁都纷纷远离。



榴莲季节的果园里什么多? 松鼠最多。
果园里饥肠辘辘的松鼠根本都还来不及等待榴莲的成熟就打了榴莲的主意。三分熟或半分熟不等,都一律不放过。当榴莲成熟掉下来时,早已经被吃得千疮百孔。

松鼠怕什么?除了猎人, 松鼠就怕红蚂蚁。这就是我爱红蚂蚁的原因。如果榴莲树上扎了好几个红蚂蚁盖的窝,基本上这棵果树的榴莲就不会被松鼠捷足先登了。榴莲成熟了,松鼠只有看的份,除非它们能够忍受红蚂蚁无情的攻击。

榴莲季节里,附近的果园不时都会传来零星的枪声。可怜的松鼠为了裹腹却危机重重,对松鼠来说,这时候的生活绝对是活在枪口下。在水果季节以外的日子,树上溜达的松鼠没果子吃,只好寻找依附在榴莲树上的寄身物果腹,此举间接的帮果树做了清理工作,也替果农减少了不少烦恼。因此,松鼠对农人说: “帮了你的忙,吃你一点榴莲也不过分,何必动刀动枪的。”

红蚂蚁听见松鼠这么说,也对着农夫说:“我帮你守护松鼠,你又何必赶尽杀绝!”

农夫听了默默不语。。。











Friday, June 10, 2016

2016年的榴莲花季




六月, 一般上是榴莲粉墨登场的季节。可是今年的榴莲不但姗姗来迟,而且还有点错乱。

街边虽然开始出现榴莲小贩,榴莲产量却不多,价钱也稍微高了些。今年,榴莲树开了好几轮的花,而每一批都不尽理想,想必这样的花季会把今年的榴莲季节给拉长。六月,七月,八月甚至九月,都会是榴莲季节。

就拿自己园里的榴莲树来说,三月中旬开始冒出了花蕾,预计这批花会在七月成熟,可是这批花却全军覆没,完全没有结成果来。紧接着,三月尾,四月还是陆续冒出花蕾来,而这些慢花反而结成了稀稀落落的果子。粗列一算,结果率为往年的三分之一。当和其他榴莲园主分享了这个数据,他们都说算不错了!很多人就连三分之一都没有。 一些往年疯狂结果的品种如D2 和 Mdur 78,似乎都在沉睡中。

人家说,休息是为了走得更远,这点我绝对赞同。能够按着自己的节奏活着,这才是大智慧!







Friday, May 27, 2016

一步一脚印



2016年2月20日,在园里种了第一棵香蕉。当时就立下目标,要在这园里种下1000棵香蕉。

为什么种香蕉呢?因为这园里没有溪流,水源可以提供灌溉,香蕉算是耐旱的作物,所以就种香蕉。而为什么是1000棵呢?因为我们不打算聘请工人,香蕉还算是比较省工的作物,以兼职的方式来经营的话,1000棵算是能力可及的规模。

以全职工人来种植这1000棵香蕉的话,或许一天就能完成。但我和老婆两人,不时会有孩子们的协助,每逢周末当半天的农夫,终于在2016年5月20日达到了1000棵的目标,足足花了3个月的时间。尽管如此,感觉还是有点成就感,那感觉有点像爬山,一步一步走,只要不裹足不前,总有一天能够登顶。 



回头看看这1000棵心血,最初种下的已经“亭亭玉立”,而刚种下的还“嗷嗷待哺”,不过这样也好,园里的工作也因此不会集在同一个时间。

下来,就希望这1000棵天兵天将能健康成长,不要辜负农人的一番苦心。。。




Monday, May 16, 2016

消费智慧




医院总是挤满了等待的病人。
在物质丰裕的西方世界里,每一年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等代谢性疾病的病患不但逐年增加而且也逐渐年轻化。这些非传染性疾病的趋势归咎于西方的饮食与生活方式所致。今天,我们东方社会不但没有借镜而且还不断的效仿西方生活模式,这让人感觉不只奇怪,还有点莫名其妙。

生活方式为社会大趋势,除非我们拥有超强的意志力,否则我们唯有随波逐流。但饮食方式是个人的选择,只可惜我们也束手就擒。1996年开始接触有机饮食是在由社运份子王文强先生经营的槟城有机开始。20年过去,不管经营有机农场的,或是有机餐厅的,亦或是有机零售业者,绝大部份都还是在苟延残喘,放弃这领域的经营者比比皆是。经营得很好的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靠着心中的一份理想和逐渐降温的热诚在撑着。

说实在的,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十分缓慢,这普遍上反映了消费水平的低迷及消费者的购物心态,要大又要美,又要便宜的心态。实质的品质,友善的生产过程,环境的代价与及食品的安全都归于其次。

为了满足消费者着重外观的心态,很多农夫们都不敢吃自己种的菜了,他们都用最浓,最强的农药来确保蔬菜水果外观完美。追根究底,农夫说我们也不想这样,农药那么贵,我们也不想每天都接触这些毒品,最先中毒的就是我们啊!可是收购商要求, 我们也没办法! 

收购商更百般无奈,我们一整天都窝在充满农药的蔬果中工作,卖榴莲小贩的鼻子每天都贴着沾满农药的榴莲嗅着,鼻子都快麻木了。我们也不想啊!只是应市场要求,讨个生活而已!

而主宰着整盘棋的消费者始终麻木不仁,总之是要挑最大,最便宜,最美观的就是了。也难怪医院总是挤满了病人,街头上营养不良的胖子比比皆是。乍看之下,除了农药生产商,完全没有赢家。这情景真叫人失望。就拿我居住,素有文化之城的麻坡来说,养不起一座有机农场,甚至要经营一间有机餐厅都非常困难,但快餐店却开了一家又一家。消费者都认为有机食品非常昂贵,但都情愿消费在其它物质上。其实,我们消费在食物上和其它的消费比较起来真是微不足道。就好比如果情愿开小一点的房车,那省下来的钱就足以吃一辈子的有机蔬菜了。

当然,选择权还是在消费人手上,但愿有越多的消费人都能够精明消费,让多数人都能够成为赢家!







Wednesday, May 4, 2016

咖啡渣再循环



常常都在网络上看见一些种植达人分享咖啡渣对植物的好处。据说咖啡渣具有丰富的氮,是种植的好材料。近来我也开始废物利用,把冲泡过的茶渣和咖啡渣混在泥土里,借以改善泥土的结构及提供植物所需的养份。


经过了三个月的尝试,就仅仅是把茶渣和咖啡渣混入土中,就再也没添加任何肥料,结果发现用混合了咖啡渣的泥土所种植的茄子和羊角都长得非常好,完全没有营养不够的症状。硕大的叶面及羊角豆主干上不断长出分支,让人不时还觉得是不是养份过多了?尤其是氮肥!氮肥太多,一般叶子会长得奇好,但结果率却会低。同时,氮肥过量往往都是一般植物面对虫害的祸首之一。

一般认为咖啡渣中的氮非常丰富,可是资料显示普遍上咖啡渣的氮也只不过是2%。之前也尝试过混合蚯蚓粪在泥土中栽种蔬菜,效果也非常的好,而蚯蚓粪便的氮含量一般上也只不过是1至2%。这样的巧合让人对一般化肥含氮量的10%,15%,20% 不禁产生怀疑,到底有这样的必要吗?对我来说,泥土的结构和里面的生物活力比起氮肥含量重要得多。高浓度氮肥含量的使用却刚好反其道而行,弄巧反拙。而且高量的化肥很多时候也会被氧化及流失,对一般爱使用这类化肥的农民来说,这简直是一种浪费! 

一般都市一族,又很喜欢种植的朋友,快到附近的咖啡厅回收用过的茶渣和咖啡渣来使用。这不但能解决都市种植材料短缺的问题,同时还能减少都市垃圾负荷量,何乐而不为。。。